棋盘玫瑰的韧性之路:女棋手曹又尹的大师征程

  • 2025-10-05
  • 1

2014 年 12 月的黄山,第 12 届建桥杯决赛决胜局的读秒声刺破空气。27 岁的曹又尹盯着棋盘上纠缠的黑白子,指尖因专注微微收紧。当对手陈一鸣落下致命的黑 195 消劫手时,她敏锐地捕捉到那转瞬即逝的破绽,冷静收官,最终以一又四分之一子完成逆转。这盘棋不仅让她捧起职业生涯首个杯赛冠军,更成为她二十年围棋生涯的完美注脚 —— 在看似绝境的棋盘上,总有韧性生长的可能。

1987 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曹又尹,与围棋的缘分始于孩童时期的黑白世界。11 岁那年,她在全国少年儿童锦标赛中斩获儿童组女子冠军,崭露头角的天赋让她坚定了职业道路。2000 年,13 岁的曹又尹成功入段,成为职业棋手,开启了与黑白棋子相伴的人生。初入职业赛场的她,像一株倔强的幼苗,在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汲取养分。2003 年全国个人赛女子组亚军、2006 年全国女子团体赛冠军,一个个奖项见证着她的成长,而两次升段失败的挫折,则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围棋世界的残酷与公平 —— 每一步进步都需要实打实的汗水浇灌。

2007 年是曹又尹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。在首届建桥杯女子新人王赛中,她经历了戏剧性的起伏:先是三连胜势如破竹,随即被唐奕打入败者组,在教练的鼓励下重新调整心态,最终从败者组一路逆袭夺冠。"新人王本赛的前几盘我很放得开,但被打到败者组后才明白,真正的较量不在顺境而在逆境。" 这场胜利让 20 岁的她坚定宣告:"我至少还要再奋斗 10 年"。这份坚持在随后的几年里结出硕果:2010 至 2013 年间三夺全国个人赛冠军,2011 年与搭档斩获全国智力运动会混双金牌,2013 年在围甲赛场战胜世界冠军李赫,拿下个人围甲首胜。

竞技宝,竞技宝app,竞技宝电竞,竞技宝测速网站

曹又尹的棋风如同她的性格,兼具灵动与坚韧。她曾笑言 "棋风要看心情",但熟悉她的棋迷都知道,这位曾以 "战斗型" 著称的棋手,早已在岁月磨砺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—— 既有年轻棋手的敏锐直觉,又具备成熟棋手的全局视野。2009 年正官庄杯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上,她在布局大优却险些崩盘的情况下,抓住日本棋手梅泽由香里的失误,上演屠龙逆转的经典战役,让世界棋坛看到中国女棋手的顽强斗志。而 2014 年建桥杯夺冠之战,则展现了她成熟的心理素质:在决赛三番棋先胜后负的压力下,决胜局始终保持冷静,最终抓住对手的微小失误完成致命一击。

棋盘玫瑰的韧性之路:女棋手曹又尹的大师征程

赛场之外的曹又尹,有着鲜为人知的多面人生。她活泼开朗,是队友眼中 "跟谁都很好相处" 的开心果;她热爱生活,喜欢紫色和绿色的衣物,擅长炖各种汤羹;她也曾在韩国比赛时迷路,偶遇同样路痴的韩国棋手李瑟娥,两人在首尔街头的 "迷路奇遇" 成为棋坛趣谈。这些看似与严肃赛场无关的生活片段,恰恰构成了她完整的人格,让她在高强度的职业竞争中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。

2015 年,曹又尹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 "国际级运动健将" 称号,这是对她多年付出的最高认可。但她并未停下脚步,2017 年斩获全运会群众比赛围棋季军,2022 年代表北京棋院队获得全国团体赛女子乙组第三名,2025 年仍活跃在白水苹果杯女子国手赛的赛场上,与新一代棋手同场竞技。从初段少女到四段名将,从赛场棋手到围棋推广者,她始终践行着对围棋的承诺。

如今的曹又尹,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在败者组证明自己的新人。四十不惑的她,依然保持着对围棋的赤诚热爱。在她看来,女子围棋的发展需要更多舞台,"围甲很好,让我们有了更多下棋的机会,希望以后能够增加队伍,给女棋手更多锻炼的机会"。这份期盼里,既有对后辈的关怀,更有对围棋事业的深沉热爱。

从成都少年到围棋大师,曹又尹用二十年光阴诠释着何为坚守。那些棋盘上的胜负、升段的波折、逆转的狂喜,最终都沉淀为她身上温润而坚韧的气质。正如她所说:"每盘棋对我来说都很重要,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来提高自己。" 在黑白交织的围棋世界里,她像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,用智慧与韧性,在六十四格棋盘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。